水质在线监测系统的主要监测指标有哪些?
发布时间:
2025-04-25
物理指标
水温:水温对水质的影响较大,它会影响水中生物的代谢活动、化学反应速率以及气体的溶解度等。一般来说,水温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不良影响,也可能导致水质恶化。
色度:反映了水中溶解性物质对光线的散射和吸收程度,主要由水中的有机物、金属离子等引起。色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水的感官性状,过高的色度会使水看起来浑浊、有色,影响水的使用价值。
浊度:表示水中悬浮颗粒对光线散射和吸收的能力,是衡量水体中悬浮颗粒多少的一个重要指标。浊度高说明水中含有较多的泥沙、有机物、微生物等悬浮杂质,会影响水的透明度和感官质量,也可能为微生物提供附着场所,增加微生物繁殖的机会。
透明度:与浊度相反,透明度是指水样的清澈程度,反映了水体中悬浮物和胶体物质对光线的阻碍程度。透明度越高,说明水体越清澈,水中的杂质越少。
化学指标
酸碱度(pH 值):用于衡量水体的酸碱性程度,pH 值小于 7 表示水体呈酸性,大于 7 表示呈碱性,等于 7 为中性。pH 值的变化会影响水中生物的生存、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速率,以及水处理工艺的效果等。
溶解氧(DO):指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,是衡量水体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。水中的溶解氧含量直接影响水生生物的呼吸和生存,充足的溶解氧有利于水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水体的自净过程。
化学需氧量(COD):是指在一定条件下,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氧化剂的量,以氧的 mg/L 来表示。COD 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,水中的还原性物质主要包括有机物、亚硝酸盐、硫化物、亚铁盐等,是表征水体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综合性指标。
生化需氧量(BOD):是指在有氧条件下,水中的微生物分解有机物时所需要的氧量,以氧的 mg/L 表示。BOD 是反映水体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含量的指标,间接反映了水体受有机物污染的程度。
氨氮(NH₃ - N):以游离氨(NH₃)和铵离子(NH₄⁺)形式存在于水中的氮,是水体中的一种营养物质,也是水体受污染的重要指标之一。氨氮含量过高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,引起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,消耗水中的溶解氧,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。
总磷(TP):是指水样经消解后将各种形态的磷转变成正磷酸盐后测定的结果,以每升水样含磷毫克数计量。总磷是衡量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,过量的磷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,引发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,破坏水体生态平衡。
重金属:包括汞(Hg)、镉(Cd)、铅(Pb)、铬(Cr)、砷(As)等,这些重金属具有毒性,即使在极低的浓度下也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。它们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富集,最终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威胁。

生物指标
细菌总数:指单位体积水中所含的细菌数量,是反映水体微生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。细菌总数过多可能表明水体受到了粪便、生活污水或其他污染源的污染,存在着传播疾病的风险。
大肠菌群:是一群需氧及兼性厌氧、在 37℃能分解乳糖产酸产气的革兰氏阴性无芽孢杆菌,主要来源于人和动物的粪便。大肠菌群的存在表明水体可能受到了粪便污染,可能存在肠道致病菌等病原体,对人体健康具有潜在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