农村供水问题及保障措施
发布时间:
2025-05-26
农村供水问题
1. 水源不足与不稳定:部分农村地区水资源匮乏,季节性缺水问题突出。此外,一些小型集中供水工程的水源地保护不足,水质易受污染。
2. 水质不达标:许多农村供水工程采用传统净水工艺,缺乏应对突发水质恶化的应急处理能力。部分小型供水工程和分散供水工程的水质合格率较低。
3. 供水设施老化与不足:部分农村供水管网老化、漏损严重,影响供水效率。一些地区供水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产品质量标准。
4. 管理与维护不到位:农村供水工程分散,管理难度大,部分地区缺乏专业管理人员。部分供水单位对供水设施的检查和维护不及时。
5.应急保障能力不足:在面对自然灾害或突发情况时,部分农村地区缺乏应急供水预案和措施。
农村供水保障措施
1. 加强水源保护与管理
划定水源保护区,加强水源地保护,防止污染。
推动乡镇级农村供水工程水源地“划、立、治”工作,从源头保障供水安全。
2. 优化供水工程建设与改造
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集中供水规模化。
对现有小型集中供水工程进行升级改造,优化工艺,提升水质。
3. 强化水质监测与管理
建立健全水质检测体系,对水源水、出厂水、末梢水进行定期检测。
鼓励采用先进水处理技术和设备,提高水质达标率。
4. 完善运行管理机制
建立健全农村饮水长效管护机制,压实各级责任。
推进农村供水县域统管,实现专业化、标准化管理。
5. 提升应急保障能力
完善县级农村供水应急预案,组建维修抢险队伍,储备应急物资。
在干旱等特殊时期,采取管网延伸、分时段供水、拉水送水等措施保障供水。
6. 加强宣传教育
提高农民群众的水源保护意识和节水意识。
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,广泛开展节水宣传。
上一页
下一页
上一页
下一页